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任何生物.動物.植物都是由器官所組成!

器官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的關係!

由於演化的緣故,生物體上的器官沒有一個是多餘的!

金龜子

金龜子小檔案分類/鞘翅目金龜子科種類/
全世界大約有2萬種,台灣已發現約5百種繁殖/
卵→幼蟲→蛹→成蟲金龜子的特徵 
金龜子的種類很多,整體來說,大多數金龜子的體型都長得短短粗粗的,前胸背板跟翅鞘都明顯的向上拱起;頸部短小,向下低垂,樣子很像長期彎腰駝背的駝子;而前胸背板和翅鞘之間有一塊小板,看起來又有點像武士胸前的甲冑;體色則因種類多而各具光彩,大部分種類的翅鞘都具有金屬光澤或彩色斑紋,展翅飛翔時光鮮亮麗,經常今人驚艷不已。 金龜子還有一個主要特徵是其他甲蟲所沒有的,那就是他們有一對特殊結構的觸角。
金龜子那對特殊的觸角被稱作「鰓葉狀觸角」,由8到11個節構組成,樣子有點像梳子,也有點像魚鰓,真的很奇特吧?     金龜子的食性 金龜子的種類雖多,但可以按照牠們的食性大致區分為比較有代表性的三種。
第一種是食葉性金龜子,
第二種是食花性金龜子,
第三種是食糞產金龜子。
食葉性金龜子的幼蟲叫做「蠐螬」,俗名叫做「雞母蟲」,專門吃植物的根,成蟲則吃植物的葉、莖或吸食樹汁,牠們大部分都是農作物的破壞者,屬於不受農夫歡迎的「害蟲」。
食花性金龜子的幼蟲也叫「雞母蟲」,喜歡吃土壤裡的腐木或堆肥,成蟲則吃花粉,也吃花果。牠們對農作物的損害不大,對花粉的傳播媒介卻有功勞。
食糞性金龜子不論是幼蟲或成蟲,都吃各種動物的糞便。成蟲通常會把糞便弄成糞球埋在土裡,然後在其中生活,並在上面產卵,幼蟲也就吃著這些糞便長大。小朋友可不要覺得噁心喔,牠們可以說是自然界裡的清道夫哩! 
金龜子的棲息環境 大體上來說,金龜子的棲息環境與牠們的食性息息相關。不管是吃葉子或是花粉的,大都棲息在植物叢和花叢間;吃糞便的,則大都棲息在各種動物的糞便堆附近。只要找到這些地方,想要看到金龜子的機率就很高了。           金龜子的繁殖過程 
金龜子的種類很多,牠們的繁殖過程大致相同,都是經歷卵→幼蟲→蛹→成蟲等四個階段構成牠們的生活史。
以台灣長臂金龜為例:牠們的雌蟲通常在夏季產卵,過幾週,卵就會孵化為幼蟲,以幼蟲渡過第一年的冬天。
到了第二年,幼蟲成熟化為蛹,蛹期大約兩週到一個月就會羽化為成蟲;到了春末夏初時,才會鑽出外界活動,準備繁殖下一代。 
台灣長臂金龜是台灣最大型的金龜子,成蟲體長大約4.2至6.7公分。牠們大都棲息在台灣中、低海拔山區的樹林裡,夜晚具有趨光性,可以算是夜型性昆蟲。這種台灣長臂金龜目前的數量還不算少,但是仍然被列為保育類昆蟲,值得大家珍惜重視。  
如何飼養金龜子?
準備一個透明的飼養箱,大的或小的都可以。
找一些腐質土及枯朽腐爛的木頭,放進飼養箱,上面覆蓋紗網。
捉幾隻金龜子回來,不妨到野外樹叢、花叢或動物糞堆附近找找看。
成蟲可以餵食蕃薯根或其他樹根、菜根。
偶爾噴些水霧維持濕度。
每天觀察並作心得記錄。

蝦子~

一、身體構造 
蝦類是屬於節肢動物,與蟹類形成甲殼綱中的十足目,十足目動物的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,頭胸部有一層硬殼罩住,叫做背甲。頭胸部有五對前足,所以才叫「十足目」,有些蝦前面一對有螯,叫「螯足」。腹部有六節,每節有一對泳足,第六對泳足擴大為尾足。
二、如何運動 
蝦類雖然生活在水中,但並不是所有的蝦子都能在水中游泳,牠們有些用泳足來游泳,例如:淡水蝦、海水蝦,有些則只能用胸腳(前足)來爬行,例如:龍蝦、螯蝦。由於蝦子的尾足和尾柄可形成強有力的游泳推進器,搧動時可使蝦子快速前進或後退,再加上蝦子的觸鬚或附肢分節,所以在危急時,牠們會突然彎曲腹部,迅速地輕彈扇狀的尾部來逃走。
三、蛻殼成長 
甲殼動物的殼是不會跟著長大的,所以甲殼類的動物只好用蛻殼的方式長大,蛻掉舊殼,再長出一個較大的新殼,而蝦子也不例外,由於蝦子新殼硬化時需要大量的碳酸鈣,所以蛻殼前後需要攝食大量的貝殼。當鈣質攝取不夠時,常會造成互相殘食。
四、呼吸器官 
蝦也像魚一樣用鰓呼吸,蝦類的鰓位於頭胸甲的內側,把甲殼剝掉,就可以看見白色而成簇的鰓,蝦是利用鰓來吸收溶化在水中的氧氣,在水中生活。蝦的感覺器官很發達,腳、腹部下側密布有觸覺作用的觸毛,大小觸鬚和口器的觸毛則有味覺和嗅覺。綠腺是牠的排泄器官,位在背部,開口則在頭部,有排泄血液中廢物的功能。

參考資料: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qid=1406012015342

水蚤~

 
水蚤 跳蚤
體型 皆為側扁的體型
生物學分類 浮游生物 昆蟲
攝食 藻類和有機物為主 為動物寄生蟲,吸食寄主的血液。
生活環境 池塘、湖泊 受到台灣溼熱的氣候影響,常為犬貓的皮膚外寄生蟲。



在生物學的分類裡,水蚤屬於節肢動物門鰓足綱,是一種小型的甲殼類動物,身體短小,左右側扁,從側面觀察略成橢圓形。同時,水蚤的體長還會因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,小至0.2毫米(mm),大至0.5毫米(mm)皆有。而水蚤的體色大多是透明無色,但仍會隨著外在環境的不同而有所改變。
水蚤的大眼睛是由許多小小的單眼所組合而成的「複眼」,水蚤雖然身材嬌小玲瓏,但牠可是有著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,會撲通撲通的跳著呢!



水蚤身上長著像樹枝一樣的觸角,這可是牠賴以運動的好幫手,水蚤運動的方式是藉著觸角反覆向下擺動而產生向上的運動力,因此,我們可以看見水蚤拼命擺動第二觸角,然後就可以環「游」世界囉!
仔細觀察照片中的水蚤,可以發現牠的身體裡有著一條長長的腸道,跟人類不一樣的是水蚤沒有胃這個器官,因此牠們吃的東西會直接進入腸道消化吸收。
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水蚤的背上背著一個育兒袋(哺育室),那可是水蚤媽媽用來保護卵的地方呢!



水蚤有兩種不同的生殖方式,分別是「孤雌生殖」和「兩性生殖」。進行孤雌生殖的時候,水蚤媽媽所產的卵不需要受精,便能在水蚤媽媽背內的「哺育室」裡快速而安全地發育,進而孵化成幼蚤。不久之後,小水蚤便脫離母體而獨立生活,逐漸長大成為水蚤媽媽,然後再繼續進行孤雌生殖。也就是說,只要有一隻水蚤媽媽,就可以藉由「孤雌生殖」的方式,生出許許多多的小水蚤喔!
孤雌生殖連續不斷進行許多代之後,就開始產生「兩性生殖」,這時水蚤媽媽便會孵出雄性的水蚤。一般來說,雄蚤的身材比雌蚤小,行兩性生殖的水蚤必須要受精,才能產生小水蚤,受精卵的耐力很強,能夠適應惡劣的環境而存活下來,等到環境條件較佳、適合水蚤生存時,才會孵化成為小水蚤。
除此之外,水蚤的繁殖和水溫、食物等環境條件也有很密切的關係。當環境良好時,便進行孤雌生殖;環境條件一旦惡化,孤雌生殖就逐漸被兩性生殖所取代。通常孤雌生殖多在溫暖、食物充足的春、夏兩季進行,而兩性生殖一般發生在寒冷、食物缺乏的秋末冬初之際。
為什麼水蚤會有兩種不同的生殖方法呢?這種生殖方式的交替,是水蚤對外在環境改變的一種特殊適應方法,如此水蚤們就不會因為環境條件改變或季節交替,而讓整個族群遭到滅絕的局面。小朋友,你瞧,水蚤真是聰明的小生物哪!
水蚤的食物來源是水中的細菌、藻類和有機物等,但是水蚤本身卻也是魚類或一些水中大型生物的食物來源。別看水蚤長的小,牠在湖泊、池塘中可是扮演著重要角色喔!



因為水蚤的營養價值很高,所以對魚類來講,是很棒的食物來源,因此水蚤大量生存的地方,必定集結著大量的魚兒,所以又有人稱水蚤叫做「魚蟲」。人類將水蚤運用在水產養殖方面,利用水蚤來養殖魚苗及經濟魚種也獲得傑出的成果,所以水蚤可是一大功臣,功不可沒呢!
水蚤是水生浮游動物,那是不是代表在水裡就一定能找到水蚤呢?當然不是囉!每種生物都有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,水蚤也不例外呢!根據研究顯示,在水質清澈、流動性高的溝渠,所採集的水中並無水蚤的蹤跡;在水質污染嚴重的水中,也很難找得 到水蚤;反而在含有些許有機物、稍混濁的水質中,水蚤卻是簡單易見!也就是說水質要有點乾淨又不能太乾淨的湖泊、池塘裡水蚤才容易存活。因此我們可以推知,水蚤可作為輕度或中度污染的指標生物。
簡單地說,水質污染嚴重或太過乾淨都會讓水蚤難以存活下去,像日本便會採用水蚤類來測試農藥的毒性,並根據毒性濃度將農藥分成不同等級;美國環境保護局(EPA)則規定農藥申請註冊時,必須提供以水蚤類作毒性測試的數據。美國公共衛生協會(APHA)也規定使用某種大型水蚤來檢驗水質。或許臺灣以後會出現類似的措施來測試水質也說不定唷!